2025考研

张宇、田静领衔+免费直播课

领取试听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报考 > 考研大纲 > 政治大纲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大纲变化与分析

 

章名称 2018大纲 章名称 2019大纲 变化对比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本章删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特理论体系部分,对原大纲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部分进行了细分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本章基本没有变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本章没有变化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2.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一节,删除“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部分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五)邓小平理论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五章及之后全部更换新的内容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坚持科学发展。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七)科学发展观 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奋力实现中国梦。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2.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5. 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
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十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 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展现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3.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4.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4. 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十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3.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查看全文

【25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5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5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上一篇:2019考研政治-马原部分大纲变化与分析 下一篇:2019考研政治-史纲部分大纲变化与分析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帖子来源于网络整理,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具体考研相关内容请以各院校的官网通知为准。如果本站文章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400-108-7500)进行删帖处理。

精选课程

考研资讯

查看更多

                                         

考研备考

查看更多

考研指导

搜课程

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  

首页

课程

成长计划

研招

我的

每日10 份   抢先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