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考研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报考 > 考研动态

谨防考研人数井喷背后的学历泡沫

又一年的考研大幕开启,无数大学生走进考场,准备通过这两天的考试踏上人生的下一段旅程。据统计,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就业成为报考的最主要动因。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涨。考生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

高校扩招降低了进入大学的门槛,大学生基数的不断扩大,为考研获取高文凭创造了条件。对比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同时参照国外的经验,研究生的数量远未达到“过剩” 的地步。不过,从整体趋势和考研的动机看,却存在着明显的学历泡沫化倾向。

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取决于考研者的判断。是基于就业的需要,还是基于职业化的爱好,在本质上差异明显。单纯为了更好的就业,甚至为了考一个更有影响的名校,这样的选择虽然现实但未免显得有些功利。在非理性考研的主导下,更多的人只是为了获取一张毕业证书,便于为更好地敲开职场大门创造条件,如此导致教育投入过度,也随之带来学历出现泡沫化倾向的现实问题。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14年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自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49万人,硕士研究生426万人,其中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约占培养总量的50%。

“高学历低能力”是一种现实性总结,固然有失偏颇也说明了很多问题。一方面,许多高校将取得研究生招录资格作为贴金的手段,更容易走“大干快上”的短线之路;另一方面,研究生文凭数量的增加也会形成水涨船高的竞争效应,导致文凭贬值。更重要的是,在文凭崇拜的社会风气下,用人单位会不断提高求职者的文凭门槛,并将其作为装点门面的噱头,进一步加速文凭的泡沫化,由此带来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

如果高学历的研究生为了一个编制去做些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难免大材小用,也会使高学历教育被冠以“文凭注水”的名头,研究生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化。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曾在两会上直言:“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学历泡沫主要体现为,一是高学历持有者数量过快过度增长;二是高学历的培养模式过于粗放,人员质量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三是加速了社会文凭崇拜的泛滥,有贪大求全的面子思想和攀比因素。考研的动机之中,夹杂了太多的功利因素,则会加速泡沫化的产生。目前,研究生的泡沫化并不在于人数的过快增长,而在于研究生的结构失衡,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研究生培养没有很好的接地气,教育投入与产出不能形成正比。

注重教育内涵的发展,是消除学历泡沫的根本出路。除了考研者本身在做出选择时,要保持足够的理性与冷静,对时下的高等教育也应加快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细化分类与分层。与此同时,更需要强化基础教育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在全社会倡导“合理化人才标准”,有效的实行学历与职业、岗位匹配,让需求侧回归于理性与效率,才能避免供给侧虚火上升,给狂热的学历崇拜浇上一盆冷水。

查看全文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上一篇:往届生考研热情高释放积极信号 下一篇:“考研热”倒逼人才评价体制改革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帖子来源于网络整理,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具体考研相关内容请以各院校的官网通知为准。如果本站文章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400-108-7500)进行删帖处理。

精选课程

考研资讯

查看更多

                                         

考研备考

查看更多

考研指导

搜课程

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  

首页

课程

成长计划

研招

我的

每日10 份   抢先预约